劉公將麵包吞下去,略帶矜持的道:“尚可。若是換換口味,那還是可以試一試的。”

眾人問了價格,有些心疼: "這怎麼比肉包子還貴?"

小二出來賠笑解釋:“這麵包做起來可麻煩,我們東家還為了這個特地在後麵用石頭給砌了個爐呢,也試驗了好多天才把麵包給做出來。而且,現在整個東京城有這麵包的,可也還沒幾家呢。"

"這倒也是。"

“那給我也上一份,我也嘗嘗這麵包的滋味。”“我也要一份。”

立朝這麼些年,汴梁城中的居民雖然還沒到後世“籠袖驕民”的地步,但能上酒樓來吃飯的人吃個麵包還是吃得起的。於是,小二一會兒就收到了好幾個點名要吃麵包的單子,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。

還有人問小二: "你們家可研發出上次仙畫裡吃的那紅燒排骨了?"他這一問,大家都忍不住嘶溜了一聲。那紅燒排骨還有仙畫上飄過的其他幾樣菜看上去可太誘人了。

小二歎一句: “試過了,不過現在的豬肉做出來還是有腥臊氣。我東家已經托人去鄉下找豬研究那閹割之法了,據說現在那邊都在試著做哩,不過還需要點時間。說不定等諸位客官下次來,就能吃到好吃的豬肉了。"

"那敢情好,我們等著。"

小二家就是鄉下的,自然知道這豬的肉可比什麼雞呀羊呀多多了,要真是豬肉也能成為一道美食,那他也得讓家裡多養兩頭,豬是雜食動物,什麼都吃,隻要勤勞點多去割割草來喂就好了。

他顛顛的跑回後廚交代大家的新點單去了。

彆說,自從仙畫出現後,就覺得這日子,有奔頭呀!

汴梁城裡的市民們忙著討論國家大事,品嘗新出的美食,愉悅裡還帶著那麼一點點的焦心。而遠在江南鬆江府的老百姓們,卻是興奮偏多了。

因為官府開始發放棉花種子了,據說朝廷打算在這裡大力推廣種棉花。

現在鬆江鮮少見到棉花,隻是偶爾那麼一兩家從過路的商人那裡得來了種子,隨手就往地裡麵那麼一灑,一點不成氣候。

村民們都聚集在裡正的家裡領種子,充滿了喜悅。

"咱們這兒是不是也

要發展成仙畫上所說的‘衣被天下’了?"

想想都激動。

裡正叮囑道: "所以大家把這棉花種子領回去之後,可得好好種。這爭著要種棉花的可不止咱們鬆江,彆到時候衣被天下的名頭被彆的地兒給搶走咯!要不是仙畫上特意提了咱們鬆江,那還輪不到咱們呢。"

當下就有婦人道:“裡正放心,就算是天上下刀子我都得護著這棉花。”

裡正: "……那倒也不用。"

他又講了一下朝廷頒下來的一些針對性的措施,比如種了棉花的人家有賦稅上的減免,然後到時候還會從嶺南一帶請有經驗的農人來傳授經驗。

“看來官家這次是打算好好的讓咱們種這棉花了。”

"以前官府哪兒會管得那麼細?隻管來收稅就好了,還是現在好。"不僅給送種子居然還讓人來指導,

活了這麼久的老農們簡直是覺得太陽打西邊出來了。

"還是仙畫好啊。"

“可不是!”

有人看了看自己手上的種子,嘟囔道: “可惜了,看仙畫上,棉花種得最好的是在西州回鶻那一帶,要是咱們的疆域也像漢唐時那樣廣就好了。"

這人估計是漢唐粉,還讀了幾年書。裡正沒好氣的揮揮手: “你快閉嘴吧你,這等話也是你我能說的?”

"怎麼就說不得了?這後世不僅說了,還放在天幕上讓全天下的人都看呢。"這人是個倔脖子,不讓說非要說,最後讓裡正揮起煙鬥趕了好幾圈,這才悻悻作罷。

"聽說官家想要遷都長安,估計是也想要擺脫噩夢罷,或許還能收回幽雲十六州咧。"

"官家聖明。"

事實證明,不管是哪兒的老百姓都願意談論點國家大事。尤其鬆江這邊文風昌盛,讀書人多,即使是這種鄉下的莊稼漢也能叨叨幾句大事八卦。不過幽雲十六州雖然是北宋朝廷的心中執念,但對於遠在江南的百姓們來說還是太遠了點兒,於是話題立刻就轉移了。

"之前不是說鎮上麵正在做那黃道婆紡織機嗎?做出來了沒有?"

這事兒裡正知道:

“還在讓工匠研造,哎,當時那畫麵停留的時間太短了,都沒太記清。不過,咱們鬆江的府衙已經打算把黃道婆的祠堂建在咱鎮上了,鎮裡麵好多大戶人家都出了錢呢。"

"真的?"有農人一拍大腿,興奮的道:“就該建在咱們烏泥涇鎮,這可是黃道婆的祖籍。”裡正很想糾正他,這會兒黃道婆都還沒出世呢,哪來的祖籍?"要是建起來了,我可得向黃婆婆要去上柱香。"

雖然知道黃道婆是後世的人,但還是忍不住和仙畫一樣叫她“黃婆婆”。在場的婦女們都紛紛點頭。

如果這棉花真的能種出來,織布機也能做出來,那黃婆婆的功德可就太大了!

而且她們心中也在想,在紡織一事上,明顯就是她們女性的貢獻大!仙畫說得對,誰說女子不如男的?以後可一定要告誡自己家裡的那些小姑娘們,要像黃婆婆一樣,好好的學一門手藝。有一技在身,即使是背井離鄉,從鬆江走到海南都不怕!

裡正也是舉雙手雙腳讚成祠堂建在這裡的。

他想得更多一點——現在紡織機的構造被仙畫公開了,大宋所有有工匠的地方據說都在加緊研造,這要是被他們先造出來了然後又把祠堂給立了,這黃道婆不就成了他們的了?

那不行!

這可是他們烏泥涇鎮人的榮耀,必須得要留住。所以,這祠堂必須要建,還得趕緊建!建得越大越好!

·

明朝。

朱標死了之後,朱元璋悲痛欲絕,但是因為仙畫的出現,讓他不至於變得像曆史上那樣的癲狂。最起碼,可能是因為心裡有事,他並沒有下令讓人為朱標殉葬。

就好像,心裡麵一下子有了顧慮,行事也不敢太偏。

畢竟,明朝在仙畫的口中,似乎也是貶居多。這要是自己再做了點啥,說不定以後還會被仙畫罵,當著全天下的人罵,這可太丟人了!

另一方麵,因為朱標快死的時候執意讓朱元璋不要立朱允蚊為皇太孫,所以半個朝堂的人也保住了性命——原本時空裡的朱元璋為了給自己的孫子掃清障礙,怕功高礙主,也怕孫子壓不住,他可是直接清洗掉了半個朝堂的臣子,包括很多跟著他打天下的開國功臣!

就也不知道這腦回路是怎麼長的。

而此次,朱元

璋隻是發作了幾個自己早就看不順眼的臣子,死了幾十個人而已,和原時空相比,根本算不上什麼。

還讓朝臣們關注的是,燕王朱棣和其他幾位前來奔喪的兒子被他逐個叫去禦書房,徹夜長談。據說出來的時候,燕王雖然平靜,但眼角眉梢可看得出略帶喜色,其他幾位出來後頗有懊惱但也沒說什麼,整體都很平穩,沒鬨出什麼幺蛾子。

而且,雖然沒有傳出來到底立了誰為太子,但緊接著,朱允蚊被封了王,搬離了宮城。

群臣們幾可斷定,朱允蚊和皇位應該是無緣了。

也是,都被仙畫劇透了,怎麼可能還會一意孤行的立朱允蚊呢?除非朱元璋老糊塗到為了給孫子鋪路把幾個兒子都給殺了。

圍繞在大明皇宮之上的詭譎風雲暫時告一段落。

在太子喪事之後的第一個朝會上,先談論的一個話題是農業稅。

當然,彆想多,並不是大明打算自尋死路的取消農業稅——不然他們上哪兒收稅去——而是怕後世取消農業稅給現在的百姓們造成衝擊,引起社會動亂。

討論之後發現除了零星幾例的大糊塗真的打算造反之外,百姓們的反應還算是平靜。

"好在當時仙畫使用文字的形式傳遞的這條,”內閣大學士總結道, "鄉人們不識字,看不懂,所以並沒有得到大範圍的傳播。即使後麵傳播開,可能也覺得是編造杜撰,而能識字的讀書人也知道這一條的實施在當今來說完全是天方夜譚,所以也沒有形成輿論。"

當然,私下底驚歎後世的富強,揣測後世的賦稅製度到底是怎麼樣的這些小事情就不必要提了。朱元璋淡淡的點頭: “嗯。”這比他想象的情況要好多了。等到臣子們議論得差不多了,朱元璋宣布了幾條詔令,都與仙畫有關。

第一條就是他要修建寶船,組建一支船隊前往海外,揚大明國威,然後尋找一些礦產資源和在大明找不到的東西。

群臣們一時之間氛圍火熱。

海外好啊!

"陛下,一定要找到美洲,將那玉米、番薯和土豆帶回來!""還有金銀礦!"

隻有幾個朝臣,顫顫巍巍的提出來: "陛下,那之前頒布的海禁一事還作數嗎?"

朱元

璋揉了揉太陽穴,心裡重重的哼了一聲。海禁都被後世給罵了個半死,就差說-->>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